作为投资者和创业者集一身的角色,我感觉挺尴尬的,使得有时候有自言自语。毕竟历史上博客及现在的微信公众号,或许都会有降温的时候,真正让一个东西活下来的是“品牌”。 可惜的是,做号者对于内容的摸索,也就到此为止。而随着产业从蛮荒阶段走向成熟,一大标志就是——以“人”为中心的IP化进程放慢。
我还遇到过一家公司,在A轮融资的时候获取到了400万,其实他们拿出来的数据指标都惨到不行,但是他们却显得特别的骄傲。
周总主要把估值、股权置换等技术环节谈好。
舒适度不够意味着体验差,大部分VR设备不能解决眩晕等问题,主要是因为很多技术难题很没有攻克。
他们认识很多圈内投资人,可是真到自己创业,却发现人情牌并不好打,两个月几十份BP发出去,没有一家愿意投。 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年会听到那么多悲伤的创业失败故事,而这仅仅是开始而已。他们当中,感觉到“不幸福”的人群比例几乎与低收入群体(年收入1-3万元)相当。
我想做几千年之前还很和平的时候的一个国王。网易前副总编辑方三文的雪球网,上线前几个月就被天使投资人薛蛮子与红杉资本先后注资。狼从来都不是独立作战的,群体出击,才能在创业的万军丛中趟出一条路。